top of page
呂俊緯3_edited.jpg

星天牛

31.jpg
32.jpg
​徵狀與發生生態

●危害徵狀

主要於幼蟲期為害,初齡幼蟲孵化後蛀食樹幹皮層呈環狀溝紋,後隨成長逐漸侵蝕木質部形成多個隧道,受害植株基部常可見由隧道口排出之木屑及蟲糞。因阻礙水份及養份輸送,輕則使一條主枝凋萎,嚴重為害時則植株葉片黃化掉落,終使整株枯死。

●發生生態 

星天牛一年一世代,成蟲一般於每年4~7月鑽出樹幹,幾日後即可交尾,5~6月為產卵期,多在距地面約 0.5公尺處以口器於樹表咬出T字裂痕後產卵於內,每處一粒,每隻雌蟲一生可產70~80粒卵。幼蟲孵化後即嚙食植株,以6~8月為害最嚴重。

管理策略
  1. 成蟲出現前,於樹幹距地面1公尺高度以下塗上石灰乳,或以塑膠布或紗網圍捆,預防雌蟲產卵。

  2. 發生時使用核准藥劑進行防治。

資料來源:

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楊秀珠研究員(退休)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「柑橘類IPM操作指引」

 

©2022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「推動產銷履歷集團驗證導入作物整合管理 (ICM)之示範計畫」

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製作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