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呂俊緯3_edited.jpg

刺粉蝨

43.jpg
44.jpg
​徵狀與發生生態

●危害徵狀

本蟲以刺吸式口器吸食葉片,為害嚴重時葉背滿布各生長期之蟲體,狀似芝麻,使葉片整株變黑掉落,阻礙光合作用,影響果樹健康及結果狀況。另若蟲會分泌蜜露誘發煤煙病、吸引螞蟻,影響生物防治效果。

●發生生態 

常發生於陰暗不通風之柑橘果園,每年可發生4~6世代,於秋季群族密度較高。於11~3月以若蟲期越冬,春季化蛹、羽化為成蟲,於春芽期產卵於嫩葉葉背,卵粒直插入葉肉,多呈弧形排列,若蟲4齡,孵化後即固著於葉背攝食,不再移動。

管理策略
  1. 注意於其冬季休眠期進行管理與防治,以減少來年傳播源。

  2. 刺粉蝨天敵種類甚多,包括寄生蜂、瓢蟲、寄生真菌、蜘蛛等,於藥劑防治時應適時考量對天敵之安全性,以達綜合防治效益。

相關資料

​植物保護資訊系統:柑桔類柑桔刺粉蝨

資料來源:

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楊秀珠研究員(退休)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「柑橘類IPM操作指引」

 

©2022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「推動產銷履歷集團驗證導入作物整合管理 (ICM)之示範計畫」

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製作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