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呂俊緯3_edited.jpg

種植時期
柑橘整合性管理工作計畫

(一)選擇栽種品種

1.選種適合當地栽培的品種。
2.選擇對柑橘重要病蟲害,如潰瘍病、疫病、立枯病等,及線蟲問題具抗性或耐性的品種栽培,或作為接穗、砧木。
3.選種抗逆境品種。

​(二)定植或嫁接

1.選擇最佳種植時機:因應採收時間,選擇適當種植時間。
2.選擇無病毒接穗或無特定病毒種苗。
3.種植前確認種苗健康無攜帶病蟲害,嫁接處大小一致、癒合良好。
4.因應氣候變化,改變栽培管理措施。
5.定植行株距:小型樹品種3m×4m,中型樹品種4m×6m,大型樹(如柚類)為6m×7m或6m×8m,應依地形有所調整。保持適當行株距,除有利於田間運作乘坐式割草機、噴霧車、搬運車等省工農業機械,亦可提升園區日照與通風性,強健樹勢,降低大部分病蟲害發生及蔓延之機率。

資料來源:

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楊秀珠研究員(退休)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「柑橘類IPM操作指引」

 

©2022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「推動產銷履歷集團驗證導入作物整合管理 (ICM)之示範計畫」

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製作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