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立枯病/黃龍病
徵狀與發生生態
●危害徵狀
-
本病為系統性病害,影響植物全株,普遍十年生以上之植株較易受害。另因不同品種及不同接穗、砧木品種有不同感病性,亦顯現不同病徵,以椪柑發病時病徵最為明顯。
-
初期於罹病植株僅1~2個枝條上葉片葉脈出現黃化情形,且極易落葉,復長出之葉片小而硬化,並黃化萎凋,之後黃化現象逐年擴散至全株。翌年樹勢加重衰弱,全株葉片黃化、反捲畸形並硬化,葉脈突起、部分呈木栓化破裂,並且大量落葉造成梢枯,新葉則出現微量元素缺乏症狀。此外,往往提早開花,所結小果畸型,果頂轉色異常呈綠色,且種子發育不良有褐變現象。最終罹病植株根系腐爛,生長停止,約於2~4年後死亡。
●發生生態
本病由特殊革蘭氏陰性細菌造成,全年皆可發現,於夏季5~6月最活躍,多經帶病的接穗傳播,於田間則以木蝨作為媒介。寄生於維管束之篩管組織中,因此植物全株皆可偵測到病原細菌。
管理策略
-
徹底清除罹病組織及植株,減少感染源。
-
改善栽培環境,降低病蟲害侵襲。
-
加強蟲害防治,特別是木蝨之防除。應避免在柑園附近栽種木蝨的寄主植物,包括芸香科7屬植物:柑屬、金柑屬、枳殼屬、山柑仔屬、黃皮屬、月桔屬及黃肉樹屬,月桔尤為木蝨重要寄主,應重點避免。
-
清理荒廢柑園,避免木蝨孳生、傳播病害。
-
嚴重發病之果園需加強防治,並建立整合管理方法。
-
栽培健康母株,並定期檢測帶菌狀況;接穗亦應採自健康母株,與採接穗前需檢測帶菌狀況。
-
採用或培育健康種苗,於品種更新或補植時亦須使用。
111年農糧署ICM觀摩會-
柑橘黃龍病的檢測技術與防治策略介紹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