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水稻2.jpg

褐飛蝨

褐飛蝨成蟲.jpg
飛蝨類群集稻穗莖桿.jpg
檢視稻叢基部的褐飛蝨.jpg
飛蝨類危害水稻.jpg
20-1褐飛蝨.jpg
徵狀與發生生態
​徵狀與發生生態

●病徵

成蟲及若蟲聚集於稻叢基部刺吸稻株養液為食,被害株之基部常可見污濁之分泌物或由分泌物引起之煤煙病。族群密度高時,稻株於短期內枯萎倒伏,形成「蝨燒」。

​徵狀與發生生態

●發生生態 

褐飛蝨為長距離遷飛性害蟲,可在稻田發現突然大量增加的成蟲,經常於二期稻作孕穗期至乳熟期間造成危害。雌成蟲將卵產於葉鞘脊部組織內,成、若蟲均好群集於稻株基部吸取稻液害。

管理策略
  1. 避免過量施用氮肥、密植,長期積水創造溫暖潮溼環境,有利褐飛蝨繁殖。

  2. 防治適期:水稻孕穗期起,每週定期進入稻田調查稻叢基部的褐飛蝨數量,當密度達平均每叢5隻時,立即施藥。

相關資料

植物保護資訊系統:水稻 褐飛蝨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