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呂俊緯3_edited.jpg

潰瘍病

8.jpg
9.jpg
​徵狀與發生生態

●病徵

  1. 葉片、枝條及果實等部位皆會發病,嚴重發生時使葉片大量掉落,影響光合作用及果樹健康。病徵最初發生於幼葉,可見水浸狀的暗綠色細小斑點,逐漸擴大成灰白色病斑,最後葉面表皮破裂,呈現表面粗糙堅硬、鮮褐色的海綿狀木栓化組織,並提早脫落。病斑初為圓形,末期則融合為不規則狀,葉片兩面皆可見,病斑邊緣常見黃色暈環。病斑大小隨柑橘品種而異。

  2. 枝條感染時外表出現與葉片相似的病斑,但邊緣極少出現黃色暈環。果實初期則出現紅褐色小斑點,後逐漸擴大至與葉片病斑相似,但木栓化更加嚴重粗糙,觸感也更粗糙,且邊緣多無鮮明黃色暈環。

●發生生態 

  1. 本病為細菌性病害,主要藉雨露風飛傳播,自植株傷口或氣孔入侵感染,其他亦可透過昆蟲、農具等途徑散播。通常迎風面發病較嚴重,受潛葉蛾為害,及風雨過後植株遍體鱗傷,易大量發生。柑橘不同品種間具不同抗感病性,氣孔大而平的品種較易感染;若氮肥施用過多,使嫩葉較晚成熟,亦會延長受害時期。

  2. 潰瘍病主要發生於4、9月,前一年於受害植株病斑周圍組織越冬之病原細菌,於春季繁殖成為初次感染源,下雨時藉水分侵入幼葉或植株傷口、形成病斑,並於病斑上繁殖成為二次感染源,透過風雨持續傳播。病原細菌最適生長溫度為25~30℃,且可在於雜草及土壤中存活數日至數月。

管理策略
  1. 選擇耐病品種及健康種苗;種植感病品種需加強預防性管理措施。

  2. 栽種時選擇較不易遭受強風之地區,避免植株常生傷口,增加感染機會。

  3. 採收後及整枝修剪時應徹底清除罹病組織,並帶離園區集中處理,如掩埋等。

  4. 適度修剪枝條,提升通風性並使日照充足,且可降低區域濕度,延緩病勢。

  5. 合理化施肥,避免過量氮肥。必要時可使用微量元素,增強植株抵抗力。

  6. 加強防治濳葉蛾,減少病菌透過為害傷口入侵的機會。

  7. 新芽萌發時加強預防性施藥。

相關資料

​植物保護資訊系統:柑桔類潰瘍病

bottom of page